中國美食文化源遠流長,從古至今,無論是老百姓的菜鍋,還是文人墨客的餐桌,美味從沒間斷過。美食是一種文化,更是一種傳承。這讓我想到古代詩人蘇東坡,他是中國文人的“天花板”,也是一個美食文化的“吃貨”,他高雅閑適,又不失煙火氣息,從詩句中流露出人世間的溫情。在《豬肉頌》中:“凈洗鐺,少著水,柴頭罨煙焰不起。待他自熟莫催他,火候足時他自美。”讓世人品嘗到了東坡肉的美味。
美食是一種文化,更是一種傳承。前有美食發明家,后有美味制作人,讓東坡肉和家里的味道沒什么不同。肉同樣半肥半瘦,配料一樣豐富,必須慢著火少著水,鹵汁和肉都是家里的滋味。出鍋的那一刻香氣四溢,色澤紅亮,輕嗅之下頓時勾起了人的食欲。用筷子夾起一塊,鹵汁欲滴,肥瘦相間的小方塊入口,醇厚而不膩,肉與汁慢慢在齒尖散開,再在舌尖融合,每一口都是滿足味蕾的體驗。配上米飯,拌一拌,鮮香的肉汁沁入其中,每塊兒肉、每粒米飯,都泛著微光,滿滿一勺盡是暖暖的慰藉。
燉好東坡肉,恰到好處的還原了家的味道。